<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冀法风采|小镇有个“吕小妹”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10-16 08:55:13 打印 字号: | |


        乐亭县姜各庄镇法庭位于乐亭县东部姜各庄镇,法庭辖区包括姜各庄镇、胡坨镇2个乡镇,共有 94个行政村,人口7万。

        姜各庄法庭负责人名叫吕晓颖。

        调撤率第一的“窍门”

        今年以来,姜各庄法庭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始终在全市名列前茅,其中第一季度在全市基层法庭晾晒通报中,各项质效指标均为满分,排名全市第一,调撤率位居全院第一,所判案件无一上诉。

        当问到吕晓颖,为什么这么重视调解工作,她说:“很多案子不是简单的判了就可以,群众心里不服再上诉,会引发更大的矛盾。让群众真正对法官的判决满意,心服口服,才是纠纷的真正化解。”

        今年3月,迎春正花开,吕晓颖带领庭里同志在姜各庄镇东南村村委会门口开起了巡回法庭,引来附近不少村民围观。这次审理的是一起劳务纠纷,原告起诉雇主索要劳务费。被告雇佣原告为其看护扇贝,原告看护扇贝很不容易,在海上一住就是一个月。被告之所以不支付劳务费,是因为收获扇贝时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怀疑扇贝丢失了一部分。原告主张其尽心尽责看护,不存在扇贝丢失的情况,双方僵持不下,经过法庭耐心调解,原告同意少要劳务费,也替被告分担些损失,被告当场给付劳务费,双方握手言和。

        姜各庄法庭是乐亭县最偏远的一个法庭,吕晓颖说:“这里的乡亲哥们儿义气重、热情,但是大多从事经济型农业和渔业,矛盾又很复杂。” 吕晓颖做调解工作时大多是结合风土人情和当事人性格特征来进行。今年春天,吕晓颖在姜各庄法庭打造了专门的调解室,并谋划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与人民调解组织、镇司法所主动对接,常态化召开联席会议。截至目前,于诉讼外化解纠纷100余起,指导民调80余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旨在打造“综治平安法庭”。

        吕晓颖还创造了五字调解心法:

        一明:熟悉案情,明确诉求,作出预期的基本判断;

        二听:用心倾听,安抚情绪,营造和谐的调解气氛;

        三问:抓住焦点,澄清疑惑,准确把握调解的方向;

        四疏:辨法析理,换位思考,催化积极的调解意愿;

        五促:安抚心理,协调沟通,拿出可行的调解方案。

        姜各庄法庭一共四名工作人员,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司机,各个是调解的主力。吕晓颖说:“每个人都有很深的调解功力,都是做群众工作的一把好手。”有趣的是司机身兼数职,可以一马当先,给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开庭时又充当法警值庭,同时兼食堂大厨炒菜做饭,在这里人尽其才,大家把潜力和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好人缘的"妙招”

        吕晓颖今年36岁,特别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线,亲和力十足。每次给群众做调解工作,总是三言两语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辖区的父老乡亲都亲切的喊她“老妹”。

        除了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吕晓颖在辖区人缘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乡亲们的真心。她调解过一起案件,一位28岁的异乡农民工在安装窗户时,从17米高的地方坠落,造成左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年纪轻轻就落下残疾。然而,他所起诉的被告人居无定所,被告人的公司地址不详,又无人留守。她非常同情和不忍,先后四次到外地了解情况、送达相关手续,多次走访企业并与相关负责人谈话,耐心细致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案件圆满调解。这位农民工眼含热泪,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当判决了一起果农和农药经销商的纠纷案,种果树的老两口激动的在法庭当场跪地,高喊着“青天大老爷”,吕晓颖深深为之震撼,赶忙扶起老两口,不禁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那些时刻,她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任何的金钱、地位、荣誉都不如看到当事人满脸的笑容来得实在。

        渔民出海,吕晓颖就组织在互联网开庭,不耽误渔期。又到了一年的9月,姜各庄的渔民又要出海了,每每这个时节渔业劳务纠纷总会多一些,吕晓颖经常去渔民家里、渔网厂、海边进行现场勘察和调解。

        采取传统邮寄或电话方式无法送达的案件,吕晓颖就组织采取间隔、集中下乡的方式送达,通过这种方式既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能在第一时间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听取他们对案件的看法和诉求,让当事人少跑路、法官多跑腿。

        “优秀”的“秘诀”

        吕晓颖参加工作十多年,赢得了当事人的无数赞誉。曾获得省委政法委“最美政法干警”提名奖,被共青团省委评为 “冀青之星”优秀青年,在全国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学术讨论会征文中获全国优秀奖,先后被市委政法委评为“金牌干警”,被市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被市中院、市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法官”,被评为乐亭县“十大杰出青年”、调解能手、十佳政法干警。发表30余篇学术文章,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全国获奖。作为业务骨干考察僵尸企业破产处置,撰写的考察报告,为县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评价。自学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咨询知识的运用让她在审判和调解工作中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在县、市各类演讲比赛、公务员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

        吕晓颖精力充沛,凡事做就要做好,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干部,大学四年拿特等奖学金,保送硕士研究生,“优秀”仿佛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有点天生要强。”

        在姜各庄镇法庭辖区2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吕晓颖用热情、笑容、脚印和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证明了——在基层同样能书写精彩人生!   





         
        来源:唐山中院
        责任编辑: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