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风雨百年路|1932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4-04 21:23:02 打印 字号: | |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2

          1月9日 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把中间派别断定为中国革命的 “最危险的敌人”,“应该以主要的力量来打击”;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党的第一等的任务“是用最大的力量去开展城市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响应配合红军的行动。号召群众武装起来,“推翻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政府”。上年12月6日,中央即曾指示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1月1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进攻赣州的训令。从2月4日至3月7日,历时33天,赣州久攻不克,红军反遭重大伤亡,丧失了扩大根据地和红军的有利时机。


           2月3日 茅盾、鲁迅、叶圣陶、郁达夫、丁玲、胡愈之、陈望道、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抗日斗争。


           3月 湘鄂西的红三军(由红二军团改编)在襄北作战,粉碎了敌军的“清剿”计划,歼敌二个旅一个团六个营。随着斗争的胜利,红三军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


           3月中旬 赣州战役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的江口召开会议,总结围攻赣州的经验教训,讨论中央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红军应集中力量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比较好、地形条件比较有利的赣东北方向发展,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广大地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正确战略方针。然而中央局多数人坚持临时中央的主张,力主红军主力夹赣江而下,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为此,决定将中央红军分成中路军(后称东路军,即第一、五军团)和西路军(第三军团),分别作战。


           4月20日 由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攻占漳州,俘敌一千六百余人,缴枪二千余支、飞机两架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并筹得大批经费。


           6月 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通过《革命危机的增长与北方党的任务》、《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苏区的决议》、《关于北方各省职工运动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决议》。在这些文件中,临时中央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可能,竭力批判所谓“北方落后论”,要求在山西、河南、河北,甚至东北三省通过发动兵变和工农运动,立即创造“北方苏维埃区域”。


           7月 蒋介石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6月9日,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剿匪”会议,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围剿”,先“围剿”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然后移兵“围剿”中央根据地。7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分左右两路向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由于红四方面军在前几次反“围剿”中连续取得重大胜利,加上红三军在襄北作战的胜利,直接威胁武汉,所以敌人用三十多万兵力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用十多万兵力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抗击,8月在七里坪给敌以重创。由于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和在苏区推行“左”的政策,以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虽英勇奋战两个月,歼敌近万人,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0月10日,中央分局在黄安县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下的武装重建二十五军坚持斗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军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导下,虽英勇反击,但终未打破敌人“围剿”,于10月退出洪湖地区,向湘鄂川黔实行战略转移。


           10月上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并讨论如何应敌的问题。毛泽东在2、3月间曾反对红军攻打赣州等中心城市。在赣州战役失利后,他不赞成向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方向发展,而主张向敌人统治较弱、党和群众的力量较强的赣东北方向发展。会议集中批评了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他被指责为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并且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也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会议要求红军在敌军合围未成之前主动出击,粉碎敌军的大举进攻,以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议无视周恩来提议让毛泽东留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意见,不顾朱德、王稼祥的反对,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会后,“左”倾领导者调毛泽东专做政府工作,接着又撤销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要周恩来兼任这个职务。


           12月 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发表宣言,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求国民党政府释放政治犯,废除非法拘禁和酷刑等。




         
        来源:图片制作/新闻处 延伸阅读/人民网 
        责任编辑: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