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秋水文章不染尘
        分享到:
        作者:李彦生  发布时间:2019-05-17 16:59:31 打印 字号: | |
            说到孙犁,我首先想到的总是“干净”二字——干净的书,干净的文章,干净的人。

            孙犁的《书衣文录》中收有他写的一则《书箴》,曰:“……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

            孙犁生前做过三十多年的编辑,凡他经手的稿件,从未污染过,更没丢失过。在阅读他人稿件之前,必先擦净几案,然后端坐于前。若对稿件有意见批注,则另附纸条写出,绝不在稿子上勾画。孙犁的干净,由此可见。然而,却远不止于此。

            记得孙犁曾在书信中评论某位作家的作品,说“文章写得很干净”。初读时,尚觉得这样的评语未免太过平淡,后来慢慢明白,这话其实大有深意。

            我理解,干净可以指语言的风格,还可以指文章的内容和格调,甚至也可以指文章背后作者的境界和品格;进而言之,它至少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意思:简洁、准确的语言,诚实、负责的内容,朴实、庄重的文风,平和、健康的心态等。以此衡量,能配得上孙犁这个“干净”标准的作家和作品,恐怕就不是很多了。这样看来,这“干净”,实在是为人为文一种难得的境界,特别是出自从不虚掷赞语的孙犁之口,应该算是很高的评价了。而我,其实更愿意把这看做孙犁的夫子自道。

            那么,我们不妨看一看孙犁的作品是怎样的干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是《荷花淀》开篇的几句。读这样的文字,让人的心头一如清风拂过,清泉流过。正是当年读了《荷花淀》之后,我才知道,对于硝烟和战争,还会有那样一种写法,还可以写得那样明净而秀美、那样优雅而从容。

            受孙犁作品的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文坛渐渐形成了一个风格相近的作家群体,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孙犁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然而孙犁生前却从未承认过有这样一个派别,更不认为他自己是什么旗帜。

            1992年,八大卷《孙犁文集》正、续编面世。2004年,孙犁去世两年后,十一卷本《孙犁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经历过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文人,有几人不曾悔其旧作、愧其旧作?孙犁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近一个世纪的重大历史变革,而他的全部作品“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通过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验”(孙犁语)。这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乎奇迹。

            孙犁一生恪守做人的道德和文学的准则,不出风头,不凑热闹,不拉山头,不结帮派,不慕虚名,不追流俗,耐得寂寞,守住清贫,无论世事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干干净净地为文,清清白白地做人,这才成就了他的传世文章、典范品格。有人说“中国只有一个孙犁,他是文坛的绝响”,我是深以为然的。

            孙犁的着作我多已购得,书的面貌一贯素朴端庄、洁净淡雅,颇合先生之风。上下两册《芸斋书简》枕边常置,偶尔打开,听作者与他的朋友们娓娓叙谈,先生布衣布履、淡泊一生的形象仿佛一下子又变得鲜活起来。

                      (作者单位:省高级人民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



        责任编辑:李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