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费翔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正在黑龙江大庆某部队服役。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出奇地干旱,特大火灾就在那年5月发生了,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
临危受命
5月8日,我所在的部队奉上级命令,赴大兴安岭地区灭火。东北的春天乍暖还寒,河水还结有30厘米厚的冰层。我们按要求只穿戴皮大衣、大头鞋、皮帽子、皮手套,携带轻武器,由大庆让湖路火车站乘军列,来到了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机械林场集结。
受领灭火任务后,每人携带一星期的食品,以营连为单位,在两名向导的带领下,赶赴火场。火场距离我们只有二十几公里,大火以每小时十几公里的速度正在向我们逼近。进入原始森林后,参天的大树,密集的植被,使我们根本看不到天,更辨别不出方向,脚下多年积累的树叶,腐浮质有50多厘米厚,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跟喝醉了酒似的。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一个多小时内打出一条宽12米、长5公里的防火隔离带。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完成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家挥汗如雨,脸部被树枝划出了条条血痕,两手全是血泡,满脸泥土灰尘,大衣的袖子和后背被刮出了大窟窿,羊毛向外翻露着,皮帽子的帽脸有的向上翘,有的向下垂,大家形象各异。
终于,防火道打通了。此时,大火离我们不足两公里,方圆几公里的温度迅速上升,天空中的鸟儿惊恐地四散纷飞,林子里各种动物乱窜。我们感到浑身燥热,呼吸困难。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发现身后约800米处有一条结冰的小河。向导带领我们撤退到小河中央,面部朝下趴在冰面上。大火铺天盖地从防火道一侧掠过,熊熊大火的火头在树尖上燃烧,地面上好像流淌着火山岩浆,成为火红的地毯。
寂寞守候
大火燃烧过后,遮天蔽日的烟云,还未燃尽的树木,吐着火舌好像魔鬼一样向我们挑战。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24小时看守,防止地下暗火和地面上明火越过防火道。昼夜坚守在原始森林中,白天还行,晚上最难过。因为气温寒冷,整个晚上守在还未燃尽的火堆旁,前胸烤暖了,烤后背,翻来覆去,就像在锅里烙饼一样。有的战友和衣躺在离火堆一米远的地方取暖,用燃烧过的草木灰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由于过度疲劳,有的战友脚脖子、胳膊肘被地串火烧伤,大衣被烧出窟窿,都没有感觉。大家的军用水壶被冻得变成了圆球状,面包、火腿肠、罐头冻成了冰疙瘩,有战友只好把食品揣在怀中,用身体把食品暖化,有的把食品放在火上烤,味道却不好,喝水只能到小河边砸窟窿取凉水喝。
坚守8天后,明暗火全部熄灭。清理完,战友们的体力严重透支。此时接上级命令,撤出原始森林,进驻十八站林场进行休整。
鱼水情深
当时,我带领8名战士,被安排在一名姓张的老乡家居住。老乡叫张如意,一家四口人,妻子是上海下乡知青。很快,四个当地最好的菜被端上了饭桌,有干炸柳根、酸菜粉条汆白肉、干萝卜条炒腊肉、红烧狍子肉。我和老乡聊天聊到很晚,临睡前老乡说:“我家有一张熊皮,你睡觉时把它铺在地板上,夜里很冷。”随后,他又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们这里早就成一片火海了。”
在老乡家住了三天后,我们受领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十八站林场以西十几公里处,有一条十几公里的火龙,张着血盆大口向十八站林场方向扑来。我们迅速与大火决战,引导大火的火头沿公路转向。大火燃烧过后,我们继续在原始森林中清理余火。经过一星期与烈火搏斗,战友们的头发、眉毛都被烧焦了,脸部被烟火熏成了黑色。
那天,有两名战士被一棵还没燃烧完的大树砸倒,腿陷入地串火堆中,脚踝以下严重烧伤。我们紧急把他们抬到公路旁包扎。救护车把他们拉走后,我看到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拉着孩子,摇摇晃晃地向我们走来。我认出是房东家的大嫂时,眼泪夺眶而出,道:“大嫂,这里太危险了,您怎么带着孩子们来了?”大嫂说:“你们解放军来山上好几天了,缺吃少穿的,天又这么冷,我和你大哥商量,给你们包了点饺子,带了两瓶酒,我又不会骑自行车,只能带着两个孩子步行来看看你们。”听了大嫂的话,战友们都掉下了眼泪。我接过大嫂的篮子,把战士们叫在一起,说:“每人必须吃三个饺子,喝一口酒,这是咱们房东的一片心意。”战友们拿饺子的手在颤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一个星期后下了一场雨,大兴安岭地区所有火点的明暗火全部熄灭。上级领导宣布,灭火战斗结束,所有参与救火的部队撤离大兴安岭。
和老乡们告别后,沿途看到的依然是顶天的青松扎深根。真是:浩浩林海根相连,军民联防一条心。人民军队爱人民,锦绣河山万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