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理想时代
        分享到:
        作者:郭俊光  发布时间:2017-07-31 11:02:57 打印 字号: | |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的二十周年,多多少少又是哀思、怀念涟漪起伏的季节,就像风起的时候会记起多年前的一个莫名举动,回忆和触碰这两样东西着实有着一股力量让你停下来稍微的思前想后。对,是稍微,时间的渐行渐远会让你仔细感觉到这种稍微的稍微,10年前在你青春年少时可能会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上一个下午,还有可能会拿起笔写上那么几千字的感悟,现在你就是花上几秒去回忆一下印象中的细枝末节,连大的轮廓都不再记起。

        王小波说在我们年轻时,每一年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后来只能写成小册子,再后来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人到而立,我却发现自己连一页纸都没有,轻轻的被扒得精光扔到空中无影无踪,找不到存在,找不到自己,只有一个其他人类的世界。我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还有放屁、打嗝。生活为我安排好了一切,不足的时候还有手机可以厮混。经验在提醒我们小时候的记忆精彩夺目,长大了就只剩下回忆。

        所以人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

        我还清晰地记得有理想这个东西,三年级的时候认真地说我想当解放军,六年级的时候崇敬地说我想当科学家,看到董存瑞也有过抛头颅洒热血的冲动,现在我发现我在忘掉理想,就像天气寒了,该脱下夏装要换上厚厚的冬装。历史学家预言,21世纪理想主义的光辉已经暗淡,人类不再抱着崇高的理想,想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现实问题上去,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恰恰我今年33岁,照孔夫子的说法,很符合预言。

        王小波说过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但他又接着说,觉得自己会永远这么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他。说到做到是最可怕的,年过三十的王小波花十年时间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黄金时代》,文风虽有些荒诞,但理想和激情却展露无遗。

        生命会随着时间消失,但理想会因奋斗而记忆在册。不要推说已经习惯了琐碎的似水流年,逝去了曾经炽热的烈日火焰,人生很长,一眼望穿不是它的本意。理想是个始终,一直待在那里,渴望成为一个时代。

        责任编辑:郭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