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爱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它的轻柔,爱它的温情,爱它的不可触摸。
闲坐在书架的一角,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一股暖意从心底涌出,多希望时间就这样定格在四月,定格在这最美的四月天。记得有一句诗形容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它说出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也讲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
白落梅的文字是那么的优美,让我沉醉,让我痴迷。当然,我喜欢她笔下的林徽因,她说,曾几何时,我们做了那最柔情的人,于是会爱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上那莺歌燕舞的人间,爱上那姹紫嫣红的春天,也爱上那山温水软的江南。的确,许多人对这个女子生了情,情迷在她的梦里。徐志摩的苦苦追求,为她缄默了一生;梁思成的万般宠爱,为她守候了一生;金岳霖的终生未娶,为她寂寞了一生,更博得了许多男子的喜爱,并认定她是梦中期待的白莲。岁月磨不掉她美丽的容颜,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任岁月的转变,季节的更替,于是她有了一个最温暖的名字——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是幸福的。她,有幸地,一百多年前,在那个莲花盛开的季节降生于杭州。官宦世家的家庭环境,铸成了这样一位端庄贤惠的女子,一所老宅院里,在姑母林泽民的教导下,知书达礼,又是在十六岁的花季,遇到了青年才俊的徐志摩。某一个人走进你的视线里,成了令你心动的风景,而他却不知道这世界上有过另一个你。又或许,你落入别人的风景里,却不知道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个他。不知道多年以后有缘再次相遇,算是初见还是重逢。在我看来,不管是初见还是重逢,那是相爱的起点,季节的年轮里,归去又归来。
林徽因的幸福之中夹杂着不幸。梦的时候,她可以比谁都更诗意,可是一旦清醒,她又可以比谁都理智。她蠢蠢欲动的青春感情与徐志摩擦肩而过,她不愿承认自己深刻地爱过,因为她不想为一段无果的爱恋再去做无所谓的担当。为了家庭的责任,她离开了,她的离开是因为善良,她不愿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她把一段恋情只能当做一场梦,当梦醒的时候,一切都将是过眼云烟。然而他们爱得无奈,爱到心痛。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们的故事只能是一种回忆。
“犹若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我等候你千年又千年。然而当你终于来了的时候,我的心已老去,却依然愿意守候你,守候无期。”康桥见证那一场绝恋,漂洋过海经过的每个地方,她的父亲与她的旅程带她告别了羞涩的少女时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一段人生,与徐志摩的康桥绝恋。爱真是一场修行,期望得到圆满。江南烟雨,从来都无须约定,就这样不期而至。他们都生于江南,却相遇于异国,钟情于对方。真的是她说的那样,若是有缘,将会重逢;若是无缘,再难相会。这是一次修行,因为爱的信仰。
漫步在红尘烟火里,却是陌路的交集。无须为梦里的一切付出代价,只是梦醒的时候就不能一直再沉醉。尽管是陌路的交集,却终归尘埃落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港湾,自己的归宿。林徽因最终与梁思成结为伴侣,用一生的时间相依相守。终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徐志摩的死带给林徽因的是更多的感伤,莫大的痛楚。林徽因不是不爱,而是爱不起。她需要他的宠爱,却不知道以何报之。幸好,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流芳百世。人生聚散,不过是两依依。林徽因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就如同她喜欢人间四月。人生聚散,但愿每个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访我唯一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徐志摩留给林徽因的,留下了他的落寞与深情。读者无心,说者有意。我既为林徽因感到失望却又为她欣喜,失望于她无法让青春的萌动长期停留,又为她最终的爱情而欣喜,她能够正视自己的爱情。忘记了是何时开始喜欢上白落梅的文字,只记得与白落梅文字的相遇,缘于她写张爱玲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写张爱玲,低到尘埃里,寻求那份爱情,她的文字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