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感恩节”里话感恩
        分享到:
        作者:李忠勇  发布时间:2016-11-24 14:07:22 打印 字号: | |

        11月24日,是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石家庄井陉县,也有一个感恩节。家喻户晓的“赵氏孤儿”的故事2600多年前曾发生在这里,赵氏孤儿曾在孤山藏身15年。由于独特的感恩文化,井陉被命名为“中国感恩文化之乡”,孤山感恩文化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此,我借这个感恩的节日,说说关于感恩的话题。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助。正因为这样,才度过一个个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生活。因此,做人应懂得并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人有了感恩之心,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不懂得感恩而忘恩负义的人,则是天底下最贫穷的人。生活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每个人无论官职大小,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认为都要做到“四个感恩”:

        要感恩父母。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并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抚养成人,费尽心血,实在不易。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不能忘,必须要首先感恩父母。如果一个不孝敬、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人,对人民也不会有感情,更不会感恩他人。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要关心父母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多帮父母分担家务;在外工作的,要多与父母联系沟通,“常回家看看”;父母年老之日,更是需要子女之时,要好好赡养尽孝,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要感恩老师。每个学子自从从小进入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一直到高等学府毕业,都是老师的辛苦教导,既教书,又育人,给灌输了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为学子插上了腾飞的肢膀。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学子的才能,所以老师的教育之恩不能忘。常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哪个学子,日后发展得再好,飞得多高,跑得再远,也应时刻想着老师、尊敬老师、感恩老师,大力弘扬和传承尊师重教之风。

        要感恩党和国家。有句老歌词唱得好:“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许多人由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给予了政治生命,使鸿鹄之志得以实现;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我们的国家逐步繁荣富强,城乡人民群众富裕起来,达到了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安居乐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恩共产党”。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党、热爱祖国,遵纪守好,努力搞好各项事业,将感恩之心化为报国之力,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

        要感恩社会。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侮、党和国家的培养之外,还有亲友的支持、人们的帮助、时代的赋予,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努力报答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恩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如此的和谐和亲切,世界才会充满爱意,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而又健康。

        责任编辑:李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