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家房梁上也有一窝燕子,跟书上的一样,一群雏燕每天大张着嘴巴,它们唯一的工作就是吃吃吃,老燕子每天忙碌的飞进飞出,但一次只能衔回一只虫,于是所有的雏鸟们在他们的父母飞进来的那一刻特别躁动,拼命地叫着,拼命地张大嘴巴,使自己看起来是最饿的那一只,可每次鸟父母们却只能满足一只。于是,老燕子们只好马不停蹄鸟不歇翅地再飞出去。
我的爸爸妈妈们也是一样,他们也跟老燕子一样在外忙碌着。家里只有我和弟弟,我们被锁在家里,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常态。乡村那时还没有幼儿园(那是叫育红班儿),父母一整天一整天在外面劳作,有时不方便带上我们,只好把我们锁在家里。那天,弟弟不知道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拼命地哭了起来,我怎么哄也哄不好……
看到房梁上叽叽喳喳的燕子,我说:“弟弟别哭了,我抓只小鸟给你玩吧。”弟弟果然很开心,于是我们一起想办法怎样才能抓到一只小鸟。房梁太高,我们够不着。翻来找去找到一根挑衣服的竹竿,于是我们打算用竹竿去戳。自己也还是个小人儿,拿着长长的竹竿去戳小鸟的窝,心里想着,只要一只小鸟就好,只要弟弟不哭就好。这时老燕子回来了,它们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凄厉地叫,在我和弟弟的头上盘旋。我很害怕,燕子窝并没有戳下来,但是松动了。我和弟弟吓得一起躲在床单底下面,不敢看了,弟弟这时也也吓得不敢哭了。我们一起因为老燕子们的反应开始后悔自己的举动,我明确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开始希望燕子们能平安无事,可是事与愿违,燕子窝最后还是掉了下来,眼看着四只小燕子扑棱几下后都不动了。两只老燕子叫得更加凄厉悲凉,它们一次次从高处俯冲至我们的头顶似乎要用它们的嘴来啄我们。我们因为害怕和内疚躲在被子里一直一动都不动,后来,弟弟好像又被吓哭了,哼唧着一直到父母回来。妈妈很生气的责骂了我们,她不能理解我们的顽劣,而我们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和无助也无人能理解。
失去了孩子和家园的两只老燕子,在屋外的晾衣绳上悲伤地叫了几天,最后离开了,没有在我家继续做窝。我以为第二年春天它们还会来,可是没有。我想它们是记恨我的吧,我希望如果不是它们,哪怕是其他的燕子能住进来也好,可是也没有。直到十八岁去城里读书后,有次回家发现家里房梁上又有了燕子的踪迹。我,不会是燕子口中口口相传的恶人了吧?为何直到我离开家,它们才敢再住了进来。对这件事我一直心怀内疚,两年前,在孙犁散文颁奖会上,省作协的老师让大家即兴说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在转念之间,深情的讲了这个故事,一下来,好多人就说:“你这是提前准备的吧?怎么那么像编的故事?”我说:“ 如果,真的是编的就好了。”
已经造成的伤害是无从弥补了,能做的只能是让以后的自己和孩子在生活中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只能默默地在心里说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