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中国女排终于重返奥运之巅。20日晚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在小组赛中2胜3负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历史上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北京时间8月21日《新华社》)
王者归来,国人为之欢呼,世界为之震动,在沸腾的奥运赛场上,奏起激动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女排重新站上世界巅峰,用她们出色的表现向世人宣告:“女排精神”又回来了!
笔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观看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女排的“拼搏精神”就一直深刻在脑海中。这种“拼搏精神”,不仅根植于中国女排,奋力夺得了五连冠,而且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当时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才向市场经济迈步,人们僵化的思想正逐步获得解放,在百事待理,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学习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对于解放思想,鼓舞士气,战胜困难,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几经挫折、磨难、沉浮,在国际赛场上有输有赢,但她们那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中国女排的宝贵财富,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队员的精神气质。如今,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女排精神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显现出耀眼的光芒。在本届奥运会上,她们又是靠这种拼搏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国家争了光,让我国的排球事业在全世界面前更加扬眉吐气。
毛泽东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失去脊梁骨,不能自强自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没有使命般的激情,不思进取,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女排就是有一种精神,她们有同对手拼搏到底的英雄气概,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块含金量很高的金牌是用平时刻苦训练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是教练和队员们团结一心协作出来的,是在赛场的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打拼出来的,正如郎平所说:“我们永远不放弃。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忍得住,能够耐得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由此可见,“女排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国家需要这种精神,每个人也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夺取胜利。
当前,党中央正在领导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弘扬“女排精神”,这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习和发扬中国女排的“坚持、拼搏精神”和郎平作为一名教练员勇于奉献和担当的“铁榔头”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攻坚克难,务实苦干,百折不挠,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为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