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杏儿成熟的季节,每当看到街上卖杏儿的,黄里透红的、白里透红的,我都忍不住要买些,吃到嘴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深好长,一下子就把人勾回到了童年。
小时候,村西头是一大片杏树林,杏树行的边上,便是麦场,我们村的杏树林分布在村边有上千棵,在远近算是有规模的,而且也都有二三十年的树龄了吧。再早,杏树是生产队上的,后来就分到各家各户了,我记得第一次分杏树的时候,我们家分到了大大小小十几颗树。
杏树伴随着我的童年成长。因为林子就在村边上,或是出行、或是穿过,或是立在村口,映入视野的就这片杏树林,村里人称之为杏树行子。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在树下玩耍,由于杏树大树杈分叉的比较低,我们常常爬到树上去玩。
这片林子也是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春天的时候,杏树最早开花,白色的、粉色的,白里透粉的,里面有细细的花蕊,成群的蜜蜂在花中飞来飞去,走在村里的路上到处都能闻到杏花淡淡的香气。我们女孩子还喜欢折一些带花骨朵的花枝,插到水瓶子里,过几天就会绽开花瓣,摆在家里观赏。过一段时间,小青杏长出来,树叶也长出来了,再过些日子,杏树就枝繁叶茂了,小毛杏变成大青杏。这时候,有早一点熟的杏树就开始挂红了,没几天,圆圆的黄色的红色青色的杏儿挂满的了枝头,是这片林子最招眼的时候了,而整个夏季杏树林子都是郁郁葱葱,到秋天,树叶由绿变红、变黄,又是一片美丽。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印象着杏卖的还挺贵,像是两三毛钱一斤,杏儿熟的时候,为防备被人偷,需要“看杏”。杏树成熟的季节,便是麦忙的季节,也是杏树行里最热闹的时候,搭个窝棚,铺上凉席,看杏也看麦,老人聊天打牌,孩子们树林下戏闹玩耍,旁边的麦场便是运麦打麦的忙活场景,累了就到杏树下阴凉处歇会儿,有摘杏儿的,也有直接到树林来收购的,很是热闹。
有这么多杏树,品种也有很多,比如说有外白里透黄的香白杏、有外皮橙色的麦黄杏,有外青里熟的“青皮烂”,有肉厚的桃形的叫桃杏,也有连果核都能吃的“巴斗杏”,有恋核的,也有一掰就开的。每棵树上的杏味道也不一样,酸的甜的,有果汁多的水白杏,也有一种吃起来又干又面的叫干面杏。多少年下来,我们很熟悉了解每棵树的杏儿的味道,这些杏子特有的味道已经流淌在我的血液中,灵魂里。让我一提到杏儿就能回味起来。
“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果汁就扑哧一下进入口中”这是我在小学四年级级作文《家乡的杏儿》里这样写的,那时,文章被老师当成了范文在班上宣读,这一句是被老师重点点评表扬的,尤其是“扑哧一下”,老师说“真实形象、非常生动”。我当时当然很得意啦。
再后来,杏树林全部改成了耕地。听人说好像是因为杏树已到年限,又加上虫害,多年已经不结果子,后来就刨掉了。如今,回老家已经看不到村头枝繁叶茂的杏树了,而我路过这片区域时,却仍要找寻一番。在我记忆深处,那片杏树林还清晰的存在,而我也会沉浸其中,再一次回到童年,回到那段无法抹去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