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重温这篇着作。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深刻总结了党委会工作的一般规律,是一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光辉文献,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等12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看似简单而又质朴的道理,非常通俗易懂,简洁扼要,但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很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去学习、领悟和实践。
一、学会“当班长”,凝聚集体智慧。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团队都有一个“班长”,担负着总决策、总负责、总协调和总指挥的角色,处于核心和关键位置。一要做到胸怀全局。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基础点在于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关键点在于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切入点在于突出重点、抓住大事;贯穿点在于把握规律、化解矛盾。二要保持率先垂范。“首雁正则雁型齐”,“班长”是关键少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要始终把“带头”摆在首要位置,敢于喊出向我看齐,带头学习、带头工作、带头创优、带头自律,真正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扬民主。作为“班长”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大家的意见,注重主动沟通、开诚布公,把正确的意见集中好,分歧的意见统一好,否定的意见说服好,在团结的声音中求同存异,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善于协调调动。“班长”统揽全局,班子成员分管一摊、独当一面,这就好比“帅”和“将”的关系。激发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班子成员既充满激情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完成各项工作,凝聚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正能量”,要营造“四个环境”,敢讲真话、能说实话的环境,“班长”决断不专断;勇于作为、主动干事的环境,“班长”统揽不包揽;支持关怀、宽严结合的环境,“班长”大度不失度;权责相一、狠抓落实的环境,“班长”放手不甩手。
二、时常“勤检修”,保持优良作风。“吾日三省吾身”。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主要是做到“四个坚决杜绝”。一要坚决杜绝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就如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在背后议论”,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或成见,要摆正心态、扩宽心胸、讲究方法,对于不同意见要光明正大的说,对于发现问题要理直气壮的讲,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否则就容易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或存在不当利益。二要坚决杜绝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一个班子要有集体声音,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交流沟通中统一思想,彼此之间形成默契,转换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合力,如果你搭你的台、他唱他的戏,工作就会一盘散沙。三要坚决杜绝骄傲自满、自高自大。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固然有某些方面过人的长处和经验,但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一个人职位再高,学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也总会有不懂、不通之处,只有放下身段,不耻下问,先虚心请教,再下达命令,才能“下”到点子上,“下”到人心坎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只见成绩,不见缺点,只愿听好话,不愿听批评话,自己不愿意批评,更怕别人批评。自满情绪和盲目乐观的心态会导致“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对曾经的成果念念不忘,甚至忽视了工作中的矛盾与不足,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久而久之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产生官僚主义思想。四是坚决杜绝会议闭塞、繁杂冗长。主要是要求我们做到民主公开、简洁明了,例如我们在筹备各种会议时,将开会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发至每个参会人员,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效果。就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的,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等等。
三、做到“会干事”,提升能力水平。“弹钢琴”思想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思想之一。用钢琴弹奏一首乐曲,期间有高音也应该有低音,如果人人都想做高音,不想做低音,那么这首曲子要么会单调得无法入耳,要么会杂乱无章成为噪音。“班长”要组织协调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工作,班子成员就像十个指头,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好,既履行好各自所分担的任务,又换位思考、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工作互相促进,才能走出和谐的步伐,弹出好听的调子,从而提高全局利益和整体利益。一要心中有“谱”,胸中有“数”。钢琴有多少键,每个键能弹出什么音符,必须了如指掌,要深入到矛盾中去,特别是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数字,进行对比测量、分析研判,才能掌握规律、运筹帷幄。二要搞好统筹兼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摁下葫芦起来瓢”,要找准“结合部”,牵住“牛鼻子”,防止“乱打仗”的现象。三要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抓纲张目,以点带面,只唱一出《香山记》,盘活中心工作“一盘棋”,才能奏好“主旋律”,又能弹好“协奏曲”。四要分清轻重缓急。“事有先后,用有缓急”,科学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搞清楚先抓什么、后抓什么、重点抓什么、一般抓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五要善于总结得失。勤于思考是打开智慧的钥匙,善于总结是事业成功的桥梁,勤于思考的人往往善于总结,善于总结的人一定勤于思考,要在对过去工作的反思中获取经验、查找问题、补齐短板,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强化“执行力”,发扬钉子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 前一段时间,细读了《一个退伍老兵的故事》,很受启迪。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沓纲领,如果我们都能发扬“钉钉子”的落实精神,善于落实、长于落实,言行必果、真抓实干,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一要有效率意识。自觉养成“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习惯和作风,对待工作不推、不拖、不等、不靠,抓紧每一天,用足每一刻,确保“今日事、今日毕”。二要有精准意识。在深刻领会决策精神、透彻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准点、发好力,才能“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真正收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要有恒定意识。抱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不见实效不罢休,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四要有攻坚意识。抓落实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要不畏困难、敢于碰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克服困难、扫除障碍,以求得最大实效。五要有争先意识。在思想上争先、在工作上争先、在服务上争先、在能力上争先,争做抓落实的标兵。六要有奉献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好工作。
五是懂得“讲团结”,营造和谐氛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寸步难移。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工作、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的环境里,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业。反之,工作、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关系紧张、彼此猜忌的环境里,就会心情沮丧、精神压抑,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自然也就无法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风不正、气不顺,搞窝里斗,一盘散沙,荣誉面前你争我夺,困难面前相互推诿,势必就会造成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局面。团结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环境,不仅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而且也出效率、出政绩、出干部,还能完善和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形象。大家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相互之间的团结,切实把合作共事当作一种缘份来呵护。在班子当中要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风气,人与人之间要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帮助,心理上互相理解,既当同事又当朋友,既当同志又当亲人,不耍手腕,不玩权术,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你高我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不足,要有容人之量和爱人之心,真正形成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班长”和班子成员之间要坚持谈心制度,从工作、生活等方面经常性的交流思想,部门和部门之间要增强大局观念,树立“一盘棋”思想,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