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楼,羊二庄法庭的“编外法官”,一名普通的人民陪审员,人们都习惯地尊称他“楼爷”。
苦差事 乐呵人
张金楼,70岁,回族,不仅参与陪审案件,更热心人民调解工作。说到人民调解工作,其实是个苦差事,权利不大,责任不小;待遇不高,事情不少,大到人命关天,小到家长里短,经手的多是夫妻不和、邻里不睦、赡养老人、损害赔偿、抢水争地、宅基侵权、讨要债务等家务事。人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鸡毛蒜皮的小事谁都不愿意管,张金楼却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到大过日子中都是这些小事。老百姓往往就因这些过日子的小事绊住了脚,心里有了坎。能给大伙了了事,解解心里坎,看着大家乐呵了,我也特别舒坦。”在张金楼的调解下,不知有多少反目的夫妻破镜重圆,不知有多少成仇的冤家握手言和,一声“楼爷”既是人们对张金楼作为长辈的称呼,更表达了对德高望重的他的一种敬重。
羊二庄是回族乡镇,处理民族兄弟的纠纷或涉及村风民俗的问题,法庭里科班出身的法官们有些无从下手。“楼爷”既通法理,又解乡情,对一些纠纷的处理能让双方当事人都挑大拇指。提起“楼爷”的为人,法官和当事人无不称赞:“楼爷”热心肠,办事公道,为人正直,好人!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羊二庄镇八里庄村的老李,膝下四个儿子,按理说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然而四个儿子却因为赡养老人发生纠纷,老李一气之下将四个儿子告上法庭。
楼爷把卷宗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立刻打电话把四个人都传唤到法庭,这才知道是因为老二、老三嫌父亲在财产上偏向老大和老小,四个人才矛盾不断,以至迁怒老李都不愿意再尽赡养义务。“楼爷”以长辈的口吻严厉批评了老李的四个儿子,同时又苦口婆心地进行规劝,然而案件没有丝毫进展。此时,李某在老大家已经多住了几个月,大儿媳扬言要离家出走,小儿子又始终不露面。“楼爷”转变工作策略,他听说老李的两个堂弟在家族中有较高威望,于是冒着小雪来到八里庄村李某家中当场进行调解。看着冒雪赶来的“楼爷”,老李和他的两个堂弟都倍受感动,和“楼爷”一同做起了四个人的工作。“楼爷”严厉告诫老李的四个儿子,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同时也是做小辈做子女起码的道德准则。看着为了自己家的事奔波多次已是古稀之年的“楼爷”,老李的四个儿子被感动了,四人当即达成调解协议,同意继续好好赡养老人。
“楼爷”利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及基层工作经验,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纠纷,全年调解各类纠纷50余件,极大地缓解了法庭的办案压力。
爱岗敬业 崇法尚德
“楼爷”发自心底的热爱着调解工作。
2015年11月底,“楼爷”在家中不小心摔倒,头部受伤。法庭工作人员都安慰他:您老好好在家养伤,千万别着急,身体要紧。然而,考虑到年终工作繁忙,“楼爷”仅仅休养一周,又不顾家人劝阻来上班了。看着摘下帽子依然戴着头网布的“楼爷”,火气冲天的当事人都安静了下来。
冬天,雾霾天气多见,一般人也不愿意出门。然而,“楼爷”每次都冒着雾霾自己开着电动汽车去上班,准时准点,一天不落。看着每天脚步匆匆的“楼爷”,羊二庄法庭刘秀杰庭长感动的说:楼爷,您老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得学习你老这种工作精神呐。
在羊二庄,很多群众都慕名前来找他咨询法律、调解纠纷,张金楼总是随叫随到。在当地,大家一听到张金楼的来了,无论多么紧张激烈的场面都会有人喊到:“大家伙都别闹了,“楼爷”来了,咱们听他怎么说。”
有人说,“楼爷”缺钱花吗,这么大年纪了还工作,而且还这么卖力气的工作。跟您说,楼爷不仅不缺钱花,而且生活条件不错。“楼爷”孩子们生活条件很好,他自己也有退休金,但是自打年轻的时候,“楼爷”就喜欢法律,他总觉得依法办事明断是非是件非常神圣的工作。退休之后,能发挥余热,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身边的群众解答问题,化解难题,化怒气为和气,化愁容为笑容,“楼爷”说这样的日子过着舒坦。张金楼总说:“群众已经习惯有事就找我,我也保证随叫随到。看到他们平安,我打心眼里高兴。”
因为爱所以爱,“楼爷”无限热爱着人民调解工作,从来没觉得人民调解工作有多累有多苦,相反,“楼爷”忙碌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