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漆黑的夜晚,我正在伏案阅读,忽然夜空传来一阵清脆悦耳悠扬欢畅的乐曲,之后拖着一串清泠泠脆生生的钟声,如清风轻吻着风铃,像夏日正午远空传来的布谷啼鸣,又似茫茫沙漠上轻轻漫过来的阵阵驼铃。
记得小城原来是有一座大钟的,每天整点报时,几点就敲几下,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停了。这久违的钟声再度响起,像给寂寞的夜空撒下如霜的月光,使我的心情格外清爽,以至于清晨醒来后,我仍然沉浸在昨夜那飘荡着阵阵乐音的梦里。
在我的印象中,钟声一般来于寺庙庵观之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想那崇尚佛教庙宇林立的宋齐梁陈,烟雨蒙蒙、暮霭沉沉之中,定有那寺院的钟声此起彼伏,千里传响。那钟声敲出了多少寺院庙观的寂寞无聊,回荡着多少僧侣生活的无奈和精神的孤寂。多少政权都远去了,可那钟声依旧回荡在古诗里,传唱至今。
到了唐朝,佛教再度兴起。那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霜月之钟,带着千年的风霜,一直响到了今天。想那枫桥之畔夜半时,寺院的钟声徒然响起,定是那么清脆洪亮,沉落的残月、点点入睡的渔火都敲醒了,连那栖息于老树上的乌鸦也惊得啼声连连。那钟声将万千愁绪传递给夜不能寐的旅人,每响一声,就在游子的心头涂抹一层厚重难耐的凄凉,使他们闻之愈切感之愈深,抹不去,化不开。这种意境是何等凄切,任是石人也会动容。兴盛的唐诗可以作证,那幽幽钟声是姑苏老城以至整个唐朝的更夫,不仅敲出了唐诗悠悠余韵,最终也将李唐王朝几百年的昌盛敲成了遥远的昨天。
如今的钟声已不再是当初单调的手敲棰击了,它不仅是电子设置定时自鸣,而且还穿上了音乐的华美外衣。它在我居住的这座无名小城里悄然消失几年后又轻盈地回来,先奏出一阵舒畅和谐的旋律,然后依然是几点几声,准确亲切、清清楚楚地给人们提示出时间的流逝。它不仅能让那些不忘勤奋工作的人们时刻明白,不管你怎样,时间自己在永不停息地向前推移,又能及时提醒那些在夜晚仍然劳碌的人们注意按时间规律作息。这钟声就是时代向前的脚步声,它照样要把眼前的一切敲向昨天,敲成若干年后的历史记忆。
这富有音乐美感、传情动人的钟声哟,虽然你提示的时刻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然而你警示的决不是时间的短暂。只要宇宙存在,只要时空不变,你就会敲走千年万年。你以无嗅无味无踪无影给人们揭示出一种古朴的道理,一定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因为生命在时光的长河里是如此的短暂,而时光则要远比生命延续得无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