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促的蝉声略显沙哑的时候,我怀疑最先心领神会的是不是初秋?因为随之捎来的是一丝闷热中难得的清凉。于是,我特意轻翻日历,此时节气恰恰刚过立秋。噢,这么凑巧,是不是他们早就安排了一场预约的邂逅。
在这个人们还摇着花扇谈论着夏天的溽热之时,谁也不经意,秋就和夏并肩携手共同主宰了这个特殊的季节。于是,时令便染上了双重色彩,融合进使命不同的两个角色。草木稼穑带着夏天的浓烈激昂,很快把生命的繁茂演绎到极至,不久就是褪尽荣华向萧瑟,洗净铅华见真容。
说来惭愧,至今我一直认为夏季过完后才是秋,也深信古人说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我才知道,叶未黄而秋已至。立秋时候,庄稼树木不但未黄,反而正处于蓬蓬勃勃。但谁也止不住秋悄悄登场的脚步,季节的变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悄然进行,根本看不出任何接茬的纹痕,所以让以前的我浑然不觉。这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年似水滚滚而逝。就在这不知不觉中,一茬茬庄稼转眼间由绿到黄,一代代人转眼青丝成白发。
难怪无数人慨叹人生百年随时过。这不经意间的夏秋偷偷轮换,使我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悠长意味。青春年少时我们总认为人生路漫漫,但转眼间两鬓飞霜、满面褶皱时,方才悟出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的过去只能在梦中返青,若想复制流走的青春只能是天方夜谭了。记得一位作家说得好:“所谓百年,不过是一千二百番的盈月、三万六千五百回的破晓以及八次岁星周期罢了,所谓百年竟是经不起蹉跎和迟疑啊!”真的,读了这些文字后我才醐醍灌顶:不管我们是否察觉,时光之车载着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不售回程票,过去的肯定不会再回头。
于是我又自然地想起了瑞典的那句格言:我们总是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真是意味深长得犹如窖藏的千年松醪。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或者不做。但如果我们非要等到真正弄明白了再去行动,那就为时太晚了。因为春去秋来繁华变沉寂只在瞬间如梦幻一场,不容你事事都仔细思量个透透彻彻。你错过了春天的播种,秋天不可能再给你补偿。
思绪翩翩之际,夜幕渐渐四合。窗外的蝉声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愈加颤抖。这小生灵预感的本能要比人敏感得多。它已经测算出了自己生命的绝期,所以在争分夺秒地享受最后的光阴,哪怕不知疲倦地吟唱到暮色苍茫。它是在高奏,也是在悲鸣,其中有焦虑也有安闲。夜渐渐凉起来了,过不了三两日就是“天街夜色凉如水”了,夏天就利落地卸妆而去,留给大地一个天高云淡,神清气爽,草枯水蓝,删繁就简。
伏未尽而秋立。秋天在夏季酣畅淋漓的热梦里就毫无察觉地降临了。它的到来,让我骤然加速了自己的脚步。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错过了夏日的热烈和豪放,就再也耽搁不起秋天的真挚和诚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