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时候,从家里土炕上栽下来,脑袋磕到炕边的炉条上,于是眉心间就多了一道岁月的刻痕。长大后,学了法律穿上法袍,爹娘便经常拿儿子的黑脸、额头上的伤痕和包青天并论。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亲人们的一种期望,但仅这点形似还不足以和包公他老人家建立起宿命的联系,因为,人们之所以将包公称之为青天,不仅因为他有黝黝黑脸和额头的灿灿月牙,更主要的是其内在的刚正、勤勉的做人、做事风格,而要实现这种神似,便需要自己对法官这个职业有发自内心的崇高敬仰,还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去坚守。作为一个现代法官,自己的梦想是:到退休之年,自己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法官生涯,能够点点头说----我和绝大多数的法官一样,是干净和干事的。下面是自己当年第一次面对不当利益诱惑时的心理感受,也是自己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次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以期和大家共勉!
上午传了一个案子的双方当事人,按照院里规定,来访当事人都必须由主办人员到楼下亲自护送上楼,接待完毕还要送君送到大门口,可谓服务到家。当事人双方,一方是较有势力的公司,一方是平民百姓。百姓先来,只是一杯热茶、一番耐心的释法明理就把他感动的一塌糊涂,分析了胜负的结果竟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后,就只有后悔当初的冲动了。公司白领一行三人由于高速有雾晚来了一会儿,在上楼的迎接途中,宾主的气氛就已经很融洽了,平淡的问候、平淡的询问,问得仔细、回答的全面,一个半小时,询问顺利结束,核对笔录,签字后,正准备送白领出门,却不料其中一位迅速关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一个信封塞进了办公桌上的卷宗里,下面,是自己这个始终坚持贫贱不能移,无私无畏,但从未经受过风吹雨打、世事磨练的热血青年面对金钱诱惑的思想经历。
信封里是一沓钱,你爱我也爱的东西,数量两千三千不知,捏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中间有一定厚度,对比每个月的薪水足以让人怦然心动。放在那个口袋都应该可以达到鼓起来的状态,对于扭转落后经济状况是非常有帮助的。对自己而言,至少可以在同学中当一次主请改变经常性陪吃的身份。此时,思维好像不是很敏捷,但又好像在瞬间想到了很多。抬头看对面那双眼,黑白分明、充满真诚与关爱,亲切而自然,脸上笑容可掬。太熟悉了,这分明是曾经一起下乡慰问贫困户的领导,是课堂上无私授业解惑的恩师,是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的父亲,总之是无法拒绝的容颜。面对这缩手可得的利益诱惑,感觉就像触了电,晕了、抽了。书记员去另外的办公室整理资料了,衡量风险度,这方胜诉应属正常,顺水推舟收下当不会东窗事发,良心讲,当时绝对没有想到李真、胡常青等人的腐败结果,事后想想,人为财死----古人总结得确实精辟。面对金钱的时候大多的人只有心痒没有信仰。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但又好像只是一刹那,然后听到“再见”,然后是开门,然后是背影,很熟悉的背影啊!可这背影不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那背影是作者父亲的,眷眷之情感动的人模糊双眼。自己父亲的背影也很熟悉,父亲一生育人,固守清廉,与世无争,从教三十载,而今年过七十,此时正在姐姐家的二楼上看海写字,父亲的背影没有这么宽厚富态。那这背影为何感觉如此熟悉呢?瞬间眼前呈现出的是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得手后匆匆逃离的背影,是顾客在商场买东西付完帐满意离去的背影,可这个人是小偷还是顾客呢,如果是,他会偷了我的什么东西又买走了我什么东西呢?
如果说刚才面对那张脸的时候,感觉是亲切,那现在看到这个背影却又为何徒生屈辱感觉呢,那一沓钱还在手中,此时已经感觉到它们已经升温到烫手的温度了,刚才对公正的信仰,一个年轻人的灵魂也终于在此时结束了游离,“不可以,站住……”用无影手的速度将白领拉回,然后就是太极推手,最终白领认输。送走几位,再坐到办公桌前,便觉得虚脱,为刚才曾经差点伤逝的信仰,差点出卖的灵魂。
正常后,自己便想,如果灵魂出卖过一次,那以后就会一文不值了,真的感谢背影,感谢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自己父亲的背影,还有----白领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