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在回答主持人布里廖夫提问“您个人有哪些爱好”时,习近平回答:“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同样,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能让法官在“案多人少”的现实情况下思索怎样提高审判效率、怎样节省司法资源。
一、时间都去哪了要求法官充分利用八小时工作时间。在态度上对工作决不松懒散漫,杜绝“身在曹营心在汉”,上班时间不聊天、不打游戏、不逛网店、不玩手机;克服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心态,对工作开拓创新,追求进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难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办案效率。
二、时间都去哪了要求法官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办案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在群众的诉求中找到解决矛盾的症结点,推动案件发展,不做无用功,做到案结事了,杜绝信访隐患,提高司法效率。
三、时间都去哪了要求法官要强化审限意识,严格禁止超审限审理案件。加强时间紧迫感,拿到案子不推脱,在审限内结案。同时不能仅满足于不超过法定的期限结案,更要积极主动地克服主、客观存在的困难,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提前结案,努力把提高办案效率与为民司法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公正司法取信于民,取信于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