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肖丽丽 王伟柳:“推荐代理”制度实施困境及完善建议
        分享到:
        作者:肖丽丽 王伟柳  发布时间:2014-02-17 15:33:44 打印 字号: | |

            新《民事诉讼法》对诉讼委托代理制度进行了修改,除将代理人范围进行了分类式的列举外,修改的最大变化在于删除了“经人民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许可的其他公民”,增加了“推荐代理”,即“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可以作为代理人。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单位以及部分当事人常常面临一些困惑:“我们单位没有启动推荐代理人这项工作,我们也不知道该推荐谁?推荐了之后,万一输了官司,当事人责怪我们怎么办?” 我作为当事人,不熟悉你们社区推荐的代理人,代理人到底可靠不可靠?”等等。

         “推荐代理”制度在应用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在:是当事人与推荐的代理人相互缺乏信任委托代理本应基于当事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合意形成 “推荐代理”是相关组织向当事人推荐代理人,被推荐的代理人与当事人相互并不熟悉,难以建立信任关系究竟该为哪些人推荐民诉法规定“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代理人,但“所在”之所指并不明确。对自然人当事人而言,是指住所地还是经常居住地对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言,是指注册登记地还是实际营业地或办事机构所在地?二者不一致时,推荐主体之间容易互相扯皮、推诿。究竟该推荐谁。实践中,绝大部分被赋予推荐职责的“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并没有专门适合作为代理人的人员,具有专门法律知识并愿意担任代理人的对象少之又少。那么,当辖区内有需求推荐代理人时,该推荐谁就成为难题。是推荐是否属于义务“推荐代理人”是否民事诉讼法为相关组织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如果社区、单位及团体没有合适的可推荐的代理人,而当事人又要求推荐代理人该如何解决推荐积极性不社区、单位及团体担忧推荐的代理人若未能充分履行代理职责,给当事人带来不良的法律后果时,当事人是否会来找麻烦基于这种考虑,推荐代理人并不积极。

        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实践中的做法:当事人自己找好代理人,由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团体出具推荐函这样做法,显然违背了设置“推荐代理”制度初衷。此,笔者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推荐代理”的作用:一是拓展代理人资源,解决代理人来源难题。一方面加强与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沟通,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功能,建立援助律师社区服务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可在本社区或单位内招募能够担任代理人的志愿者,如退休的法律工作者、教师等。二是扩大“所在概念外延解释,便利当事人进行委托为较好地解决“为谁推荐”问题建议对“所在”的外延进行适当扩大解释例如就社区而言,应当包括当事人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的社区,在二者不一致时,可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尽量方便群众诉讼,以避免推荐社区、单位及团体互相推诿。三是建立代理人档案,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代理人。社区、单位及有关团体应对代理人情况进行登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业资历、专业特长等,根据个人基本情况及专业特长进行分类,如善于调解家庭矛盾、合同纠纷、行政争议等等,可以由当事人根据自己所需代理事项进行选择。代理人信息情况,应由社区、单位及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当事人申请查阅相关信息。不在公共场所公开代理人信息,保障代理人信息隐私。有当事人申请推荐代理人时,经审查符合申请资格的,可对其公开,由当事人进行选择。尽力建立并夯实双方信任关系与基础,促进当事人事先能对代理人有一定了解,在双方合意的基础上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有关组织推荐代理人时的种种顾虑。明确“推荐代理”职责在当事人查阅代理人档案选择代理人时,相关组织可向其释明“推荐代理”具有选择性和双方合意性,由当事人自主确定是否选择推荐代理以及代理人人选,并明确代理人权利义务相关组织明确了“推荐代理”职责,只是提供代理人来源渠道,并不保障诉讼后果,可以彻底打消不应有的顾虑。是建立代理人服务评价体系。在社区、单位及有关团体建立代理人服务评价体系,在委托代理关系终止后,由当事人对代理人的服务进行评价,为之后当事人选择代理人提供借鉴。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建立社区代理人服务网,使当事人可通过网络进行选择与评价。

        来源:河北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网
        责任编辑: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