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科大的樱花开了,满心欢喜,心驰神往,呼朋唤友绝尘而去!
奔着樱花而去,却没有立即看到樱花,接待我们的小伙子是接待办主任,很讲程序,领着我们在校园里慢慢的走,慢慢地讲。校园很大,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头,每块石头都有名字和故事,暂时按捺了对樱花的热切,我们的漫步就从石头的故事开始了。
印象最深的是宛如三巨头的三块巨石组合,在大楼的两边矗立着的,一个上书“览山”,一个上书“击水”,在大楼的正前方匍匐着的,叫做“至善”。主任告诉我们,览山和击水是取义“学习”和“实践”,至善是取义 “止于至善”。据说当时这座大楼在建设的过程中地基怎么也打不动了,经高人指点,这两座小山一样的巨石带着大荒山的沧桑和无稽崖的不可思议来到了科大校园,许是为学子建设家园的诚挚感动了天地,地基打下去了,这两块巨石也就成了这座教学大楼的守护者。闻听此言不禁折服,不仅对石头,还有科大对文化的运用和收藏。河北的大学向来不入本人法眼,但科大的石文化的确叫我动了心。
绕过三巨石,丁香花的香味幽幽飘过来,早被嗅觉灵敏的同行者捕捉到。主任告诉我们,丁香花在湖的另一边,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边走边张望丁香花,很快就看到了湖水,这个湖是一个如意的形状,连接着南边的理科院和北边的文科院。湖畔是一个大大的花圃,随意地散落着海棠、樱花、结了子的青杏、落红已半的桃花、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盛开的、含苞的、飘落的、低垂的,千姿百态的春天在如意湖边尽情释放者着迷人的风采。湖上有一座象迷宫一样曲曲折折的木桥,主任告诉我们这是“曲直桥”,喻示学子学习探索的过程有曲折,也有坦途,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站在曲直桥上,望着湖光水色,恍若一梦,回到了学生时代,感受一下做科大学子的幸福吧!科大对学子的教诲已经深化到一山一水、一石一树,颇有些名校的风范呢。
过曲直桥就到了如意湖的另一边,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小广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回望如意湖,碧水荡漾,柳丝低垂,彼岸是刚走过的繁花似锦,就像曾经过往的青春,绚丽、纷繁、多变,目之所及满眼的春色,而现在只有清风吹拂。春色还在,只是都在彼岸,远远望过去,别有一番天地。同行者已经被科大的春色融化了,脚步更加随性,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主任善解人意,在一边等候。
收回奔逸的随想,正不知去向何方,主任指向广场边的一片花林,告诉我们这就是博士林,传说中的科大樱花。啊?这么小啊?樱花树还很小,小小的枝条象孩童稚嫩的手臂直直地向上伸展着,全没有想象中樱花枝条的婀娜和绚丽,但是花却开的正浓。这是科大的一百多名博士认领和栽种的樱花,每一棵都有编号,有档案。这是科大人的樱花啊,系出名门!樱花虽小,还有无尽的未来。我们想象中的樱花不是今天的樱花,是三年、五年、十年后的樱花,它的灿烂在更远的明天。经年之后,当樱花开的正盛,我们遥想当年,那一天,我们一起看樱花,一起感受科大文化设计者的智慧和才华。那个时候,在科大人的浇灌下,樱花一定会开的惊天动地,那些石头一定会记得每一次的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