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韩元恒、丁力辛: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分享到:
        作者:韩元恒 丁力辛  发布时间:2011-07-05 09:54:32 打印 字号: | |
          西柏坡具有极大的魅力,它是值得中国共产党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20世纪40年代后期,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进驻此地,使这里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成为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绘制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撼动了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精彩绝伦的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勾画出新中国的建国方略。历史的垂青,使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而驰名中外。

          民心所向,胜过百万雄兵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既没有南京城的繁华,又没有总统府的气派,中共领袖们的指挥所不过是一间间狭小、简朴的农家房舍,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中国共产党创造如此辉煌。在西柏坡采访,处处感受到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两个小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共产党深得人民拥护,民心所向胜过百万雄兵。年逾八旬的焦春雪老大娘当年是西柏坡的妇救会主任。1949年年初的一天,她手牵毛驴,头顶笸箩去村头磨面,迎面匆匆走来几位首长,村边路窄,大娘正要绕路而行,只见走在前面的一位首长带头跳到路边的田埂上给大娘让路,这位首长就是毛泽东。事情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了,谈起往事,大娘仍激动不已。最高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前任老院长董必武在西柏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当时他住在老党员闫志林家中。一天,闫的小儿子闫清海得急病,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最后奄奄一息,连脉搏也没有了。家里人看孩子不行了,按当地风俗用谷草把他裹起来,放在家门口的磨盘上,等咽气后抱出去掩埋。这时董老夫妇路过这里,一摸孩子还有气,就立刻抱起孩子送到村中的中央医院抢救,原来孩子患的是食物中毒,需要住院治疗。董老夫人何连芝一直守护在病床边,直到孩子转危为安。如今56岁的闫清海已是西柏坡村富裕起来的农民,他在村边的水库旁经营一条游船,每年有万把元的收入。说起当年的情景,闫清海眼里闪着泪花,他深情地说:“多亏了董老啊,不然哪有我的今天。”解放后,闫清海和父亲每年都到北京去看望董老,就像走亲戚一样。每次去尽管董老国事繁忙,都要抽出时间与闫家父子拉家常并询问村里的情况。如今老人家早已去世,他们与董老的子女还有往来。

          由此,人们不难想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一批叱咤风云的革命领袖在革命之初就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的。

          历史的启迪西柏坡的辉煌也为它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被特赦后特地来到西柏坡,他想知道,毛泽东怎样在此指挥若定,居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指挥人民解放军摧垮号称“固若金汤”的一道道防线,打败装备精良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当黄维来到领袖们的旧居前,看到这些低矮的土屋、简陋的陈设,他震惊了,久久地打量着、思索着……终于,这位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低下了他那曾经高傲的头,由衷地感叹:共产党伟大,国民党当败,国民党当败啊!

          从西柏坡走来的新中国,已远非西柏坡时期可比,但每当我们回首西柏坡历史,总会为那时的辉煌而自豪,为那时的精神所鼓舞。因此,虽然事过境迁,我们仍然需要以史为鉴,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诲:“我们不做李自成”,“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继承和发扬西柏坡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再造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西柏坡地处河北省平山县,历史上平山县曾经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有1万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4000多人为国捐躯。大生产运动中由平山籍战士组成的三五九旅“平山团”驻扎在南泥湾,他们又战斗来又生产,被毛泽东誉为边区的模范。如今,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平山儿女正在续写着昨日的辉煌。

          

         

         

                      (此稿刊于2001年6月27日人民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报头版头条)
        来源:河北365bet现场走地盘_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_36500365体育在线投注网
        责任编辑:韩元恒 丁力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