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崔建忠:如何面对平坦的世界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分享到:
        作者:崔建忠  发布时间:2010-07-12 16:04:36 打印 字号: | |

        审委会专职委员  崔建忠

        在我院开展的读书活动中,党组向我们推荐了几本阅读书目,其中一本叫作《世界是平的》,翻过一遍后就再也无法放下,精彩的内容吸引我由粗读继而精读。现已品至一半,颇有心得体会。

        《世界是平的》是当前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作者是美国着名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叙述方法明快、简洁,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命题,让人耳目一新。读此书的感觉有时象在电影院里看《尼罗河惨案》或者在书房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一个又一个的悬疑,跌宕起伏;有时又象与作者一起在海边漫步,侃谈家乡逸事,平静而安逸。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世界变平的原因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我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了解了经济全球化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书中告诉我们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竞争环境更加公平,联系方式更加多样,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印度的班加罗尔已经成为美国的外包基地,中国的大连也以服务外包新领军的身份成为日本的外包基地,印度人和中国人可以一边品咖啡,一边同美国和日本的商业伙伴大谈生易经了。

        竞争的平台在逐渐推平,平坦的世界使当代国家在享受合作带来的丰厚回报的同时也会面临竞争带来的巨大冲击,因为在世界金融风暴面前,没有哪个国家仍能在经济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面对平坦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做?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把自己推到这个平坦的世界竞技场上。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我们该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增加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杜绝透支未来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对2005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修订,根据修订后的GDP和过去公布的GDP平均指数,可以推算出我们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在0508年,分别是11.4%12.9%14.4%10.2%,年年越过潜在增长率,加上03年、04年,我国的GDP实际增长率已连续六年越过潜在增长率,这种情况是史无前例的。这种过快的增长必然是以改革滞后,产能过剩,结构恶化,效率降低,矛盾积累和国民财富流失等为代价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暴发的前几年,中国的经济过热是由出口导向大跃进、房地产业大跃进和重化工业大跃进这三把火共同烧起来的,这三把火之间的共同点是粗放发展,透支未来,都是不可持续的。其负面结果之一,就是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的实质是透支未来的需求。消除过剩产能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盲目扩大产能的生产性投资,停止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GDP的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相平衡。

        二是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6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全文刊登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文章,该文的中心是强调调结构对促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六个问题,第一,我国已进入只有调结构才能促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二,立足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增强持继发展能力。第三,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拓展持续发展空间。第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水平。第五,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持续发展难题。第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62425日,李克强副总理来我省考察调研时又一次明确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结构对促发展的重大意义,用一个例子说明。《燕赵都市报》55日在17版发表了一篇题为 ‘产业结构痼疾让河北人不实惠 ’的文章。文中叙述我省产业结构的痼疾是卖白菜、卖钢铁的多,做服务的少。也就是说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低,是我省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而人均财力较低的原因。05年我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4.452.633。其中,一产比重居全国第15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2.9个百分点 ;二产比重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3.6个百分点 ;三产比重居全国第29位,低于全国平均比重6.5个百分点。按河北省05年的经济总量计算,GDP的一个百分点就是一百亿元。如果是第三产业,大体就可以提供15亿元的财政收入。河北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2.9,三产低于全国平均值3.6,由此少提供财政收入是40多亿元。如果我省一产比重降低到江苏省057.6%的水平,我省05年全部财政收入就可以多入库100亿元,财政收入多了,百姓才能有钱,公务员才能涨工资。

        我省产业的另一个痼疾是一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产品少,决定同等GDP所提供的财政收入相对较少。例如我省的钢铁集团在规模上已经是全国第一,616日,英国行业媒体《金属导报》公布2009年全球钢铁公司粗钢产量排名,河北钢铁产量排名全球第二,但与世界钢铁巨头德国蒂森克虏柏相比,我们的粗钢产量是他们的二倍,但08年我省的钢铁销售收入为243亿美元,利润是6亿美元,而蒂森克虏柏的钢铁销售收入是802亿美元,利润是33亿美元。2007年宝钢全年粗钢产量是2858万吨,企业实现的利润是339亿,而我省同期粗钢产量是1.2亿吨,企业实现的利润仅为340.54亿。也就是说在企业实现的利润上,我省的1.2亿吨约等于保钢的2858万吨。到现在我省钢铁产业初级产品、低端产品过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当然我省产业结构还有现代物流业少等其他不合理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要想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增加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对我省来说,完全可以依托二产的优势,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沿海经济强省,在平坦的世界的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

        尽管《世界是平的》征服了世界各地许多读者,引起了巨大反响,但由于作者是位美国的资深专栏作家,其作品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西方人固有的高傲、自大、看问题片面等特点。因此在阅读此书时,应批判地阅读辩证地分析,而不能人云亦云。例如,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时代,也就是作者形象比喻的世界经济的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作者认为世界经济的1.0版本是从14921800年,该阶段始于哥仑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间的贸易。而我认为开启新旧世界间贸易的时间起码应再往前推80多年,应定位于我国明代的永乐三年,也就是说1405年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新旧世界贸易的开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1405711日,当时船队规模是240艘海船,27400名士兵,船上装满了中国的瓷器、丝绸以及其他农副产品,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易货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哥仑布远航的时间是在1492年,规模仅有3艘海船,87名船员,到访的国家也仅为十几个,所以说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促进无论是从规模、人数、到访国家、物流程度上世界经济贸易1.0版本的开端都应定位于1405年的郑和下西洋。

            另外,作者在书中对中国的看法也过于乐观,中国并不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只要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条件就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复杂而艰难的系统改革,这些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不是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而是改革过去的体制,克服既有的利益和阻力,寻找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中国也不像弗里德曼所预言的那样,过几十年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全球霸主。因为无论是从经济规模、综合国力、人均水平以及科技含量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保持清醒头脑的同时,卧薪尝胆,加倍努力,才能缩小与先进国家的距离,才能在平坦的世界里高扬起中华民族的旗帜。

        责任编辑:崔建忠